评价
(285) (241)

自动选仓流程

1.前言

如果商家没有在平台为订单确定好仓库,那么订单到了系统中后就需要在系统内进行选仓。为了减小误差节省人力资源,我们在系统中增加了多样化的自动选仓功能。

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 平台指定仓库编号

这四种选仓方式各有千秋,商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使用。(多种策略配合使用时需要注意四种策略的优先级)

优先级: 平台指定仓库编码> 备注提取选仓 > 指定货品选仓 > 地址范围选仓。(优先级的作用就是保证各个选仓策略之间不会造成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当优先级高的策略已经选出仓库后,下面的选仓策略就不会执行了。如果最终经过了四种选仓方式依旧没有选出仓库,就会随意指定一个。)

2.平台指定仓库编号

有时候商家会在平台后台指定仓库编号。指定仓库编号的订单,会直接匹配到系统内相应编号的仓库。

3.备注提取选仓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先进行的是平台指定仓库编号的方式选仓,但是因为备注提取选仓的方式人为干预性太强,所以如果可以按照备注提取修改仓库,则即使通过平台指定仓库编号指定到了仓库,也会按照备注提取去修改仓库。

备注提取选仓是通过买家备注、客服备注自动修改仓库。依赖于买家对备注的填写以及售前人员对客服备注的维护,需要人为规范。

比方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异常订单虚拟仓,让所有的异常订单订单进入此仓库用来区分出“异常订单”。(注:因为备注选仓不会因为递交后订单备注修改再次触发。所以可操作性不强,除非像有“异常订单”这样的特殊使用场景,否则不建议使用)

设置方式:在备注提取策略界面新建一个关键词提取策略——(买家备注关键词为“异常订单”,操作为修改订单仓库为“异常订单虚拟仓”)。 具体的操作步骤详见备注提取>>

4.货品指定选仓

  1. 基础情景模拟:
    • 以食品店为例。食品店一般有两种货品。一种真空包装,一种锁鲜包装。由于锁鲜包装的保质期较短所以只能就近存储在加工厂附近的武汉仓。于是锁鲜装货品必须指定从武汉仓发货。这种情况下我们为锁鲜装货品设置武汉仓为指定仓库。
  2. 提升情景模拟
    • 在货品指定仓库功能中存在店铺的概念,比如说某个化妆品品牌在天猫国际向国外销售香水,为了避免关税需要从香港仓发货。于是天猫国际店铺可以指定外销货品从香港仓出库。
  3. 特殊情景模拟:
    • 上面的两个例子比较简单,但是有时候一个货品能从多个仓库发货。比如食品店在武汉有3个仓库。锁鲜装就可以指定这三个仓库发货。由于可选仓库较多,我们需要通过库存是否充足、优先级、缺货调货成本这几个因素去选择最合适的仓库。
    • 首先先把库存不足的仓库剔除1),然后选择库存充足仓库中优先级最高的(优先级在系统里可以设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库存全部不足。此种情境下需要进行缺货调货,于是我们选择调货成本最少的。

具体的说明详见 指定货品选仓>>

5.地址范围选仓

这个策略主要是出于就近原则节省运费的考虑。就比如上面提到的食品店,他在全国各地都有仓库。于是武汉的单子从武汉仓出,北京的单子从北京出是最符合预期的出库方式。

看到这里我们就发现,不同的选仓策略也是可以组合使用的,我们可以在设置了指定货品选仓的前提下再次设定一个地址范围选仓。这样一来,没有指定出库仓库的“锁鲜货品”就会根据地址范围选仓。

涉及到选仓,我们必须要考虑库存不足以及店铺。

首先我们会通过订单的地址找到能覆盖这个地址的仓库。

然后去考虑库存和店铺因素,也就是选出来的仓库必须符合店铺的使用仓库范围并且有库存。

打比方说,某化妆品品牌不同店铺能使用的仓库不同。假设我们通过地址选择仓库选出了北京①仓、北京②仓。但店铺只支持北京①仓发货的话,就选北京①仓。如果既支持北京①仓也支持北京②仓就选择店铺使用仓库的优先级较高的那一个仓库。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经过上面的选择就能选出一个属于这个店铺并且离订单收件地址最近的库存充足的仓库。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天猫国际店铺,假设这个店铺只支持香港仓,然后按照地址选出来的仓库中没有香港仓。那么我们就只能直接使用店铺使用仓库中优先级最高的香港仓。

6.常见问题

问题:在确定选仓策略设置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明明符合条件的A仓,没有成为订单的仓库? 回答:在确定选仓策略无误后,可以看看该订单在平台是不是指定了仓库类型。而我们选仓策略的备选仓库中没有该仓库类型的仓库。

注:如果订单在平台指定了仓库类型,所有的选仓策略都会对仓库类型进行校验。(备注提取选仓不被限制)

7.情景分析

7.1【商家的一个订单没有按照他们的期望选择个体仓。】

1.首先,我们需要排除 人工手动修改。

方式:查看订单日志中是否有手动修改仓库记录

结果:没有日志。——-排除

2.然后去查看优先级最高的 备注提取选仓

方式:

  1. 查看这个订单是否有备注
  2. 备注是否满足客服或者客户备注提取选仓的策略

结果:订单没有备注。——-排除

3.然后去查看优先级其次的 货品选择仓库

方式:

  1. 全局配置 “按货品选仓”是否开启
  2. 店铺的仓库配置是否为“指定仓库”,店铺配置中是否勾选“禁止按货品选仓”
  3. 本订单内的货品有没有指定仓库

结果:全局配置 “按货品选仓”没开启——–排除

4 然后我们去看再低一级优先级的地址覆盖范围选仓

方式:

  1. 查看店铺使用仓库
  2. 仓库覆盖范围

结果:分析后发现按照地址范围选仓的结果就应该就是“个体仓”

分析:看到这里,我们感觉就是应该要选到个体仓没错啊,为什么不是呢?于是我们就开始分析会不会是在这之后有修改了仓库呢?但是选仓流程到这里选出了仓库,那么选仓流程就停了啊。于是我们分析可能是合并或者拆分影响到了订单的仓库。

5.看看订单是不是因为合并导致仓库变化了。

方式:

  1. 查看订单是否有订单合并日志
  2. 查看本订单的同名(按网名检索)订单【这个主要是为了防止这个订单成分复杂,被合了又拆拆了又合,所以我们找找它的同名单据,看看会不会有问题】

结果:没合并日志———排除

6.看看订单是不会拆分选仓了

方式:

  1. 查看是不是开启了 按货品指定仓库拆分
  2. 查看订单内的货品有没有指定仓库

结果:开了按货品指定仓库拆分,并且订单里有一个货品指定了 “个体仓”。

分析:看到这里,按照拆分的逻辑,这里应该要把 这个货品拆分出去并且选择“个体仓”。为什么这个单子既没有拆分也没有选“个体仓”,而是选的是其他仓库?

我们首先分析为什么这个仓库为啥没有选择“个体仓”。

7.看看是不是订单递交的时候,货品的指定仓库不是我现在看到的这个

方式:对比该货品指定仓库的日志记录的时间和订单递交时间。

结果:我们发现,在订单递交的15号前,这个货品的指定仓库有一个修改记录,将该货品的制定仓库设置为“企业仓”和“个体仓”。

分析:从这个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订单递交的时候,货品指定仓库还是的 “企业仓”的优先级 高于“个体仓”————-于是我们找出了,订单之所以选择的不是“个体仓”的原因。

然后我们解决另一个疑惑,为什么订单没有拆分。

8.会不会是这个货品不允许被单独拆分出去呢?

方式:查看订单内有指定仓库的货品是不是非单发件

结果:不是——-排除

分析:但是我们发现这个货品是一个赠品。于是我们分析会不会是因为”不允许拆出全是赠品的订单“这个配置呢?

方式:查看”不允许拆出全是赠品的订单“这个配置

结果:开启了,这个赠品根本不能拆分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订单。——-于是我们找到了这个订单没有拆分的原因。

这个订单分析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在查选仓部分问题的时候可以参考本例的分析过程。

7.2【不要把“指定”玩成了“全部”】

情景:买家的货是由发货商发货的,不同发货商负责发不同的货。(情景中的发货商体现在系统内就是仓库)

遇到这种情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发货商]以仓库的概念维护在系统中,然后通过“按货品指定出库仓库 ” 达到效果。

但是当我们试图这么做的时候,发现这样一来几乎店里的每一个货品都要设置“指定出库仓库”,把一个“特殊指定”的策略,玩成了“全部”的时候,根本就不符合“按货品指定仓库”的定位,一来效率低,二来维护起来麻烦。

于是我们细细的捋一下商家的需求:

  • 1.每个发货商(仓库)只发固定的某些货品,也只存了这些货品。
  • 2.有时候一个货品有多个发货商(仓库),发货时会按订单的收件地址以及发货商(仓库)的覆盖范围就近分配发货商。

此时就会发现如果使用“按货品指定出库仓库”,第二条根本无法满足。

细思之下,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不从“货品”的角度,而是从“仓库”的角度考虑。

于是这其中就有一个关键点:如果订单里不是该发货商需要发货的货品,该发货商是“缺货”的。

这么一想,思路就很清晰了,我们可以使用【店铺使用仓库+仓库覆盖范围】来处理。其中店铺使用仓库都设置“不允许缺货”。这样就不会将订单分到“缺货”的发货商(仓库),而且还能按覆盖范围分配发货商(仓库)。

但是当一个订单内有多个发货商的货品时,我们要如何拆分呢?

于是我们向商家确认,得到的结果是:

  • 3.订单内基本不可能发生一单内有多个供应商货品这种事情,不用考虑拆分。

于是进行到这里策略基本就设置完毕了,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建议商家新建一个虚拟仓库,并且该仓库在店铺使用仓库中“允许缺货”。这么处理之后,凡是分到此虚拟仓的订单都是“不寻常”的订单(比如一单内有多个发货商的货品)。于是在审核时候,可以先通过“虚拟仓”检索“不寻常”订单人工确认并处理。

1) 缺货就需要调货,调货会造成成本损耗